報名須知
TVB《環境、社會及管治大獎》2025
由電視廣播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「TVB」)主辦《環境、社會及管治大獎》2025(以下簡稱「TVB ESG大獎」),目的是表揚及嘉許在環境、社會及管治 (ESG) 及可持續發展有傑出表現的機構。透過此年度盛事,評選出具有卓越實力的機構及肯定其過去一年在ESG領域的實踐成果。
各獎項由TVB委任的專業評審團依據多元領域標準進行審核,從而遴選行業翹楚。獎項設各種類別,透過不同視角發掘於ESG及可持續發展領域兼具卓越成就與社會影響力的機構,讓社會大眾更深入理解獲獎機構的理念、創新策略及發展願景。
參選資格
參選機構主要分為上市公司、非上市公司及非牟利機構共五個組別:
(*上市公司必須為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或GEM上市公司,市值以截止報名當天之收市市值為準。)
大市值上市公司
(港幣500億以上)
中市值上市公司
(港幣100–500億)
小市值及GEM上市公司
(港幣100億以下)
非上市公司
(適用於所有非上市及中小企業)
非牟利機構
(適用於政府部門、公營機構、社福機構、教育機構等)
獎項類別
每個獎項於各個組別選出評分最佳三間機構為得獎者。而每個組別在「ESG表現」及「ESG報告」達到最佳表現的機構可獲頒贈「ESG年度卓越大獎」。
ESG最佳表現大獎
表揚在ESG實踐上獲得最佳表現之機構
ESG最佳報告大獎
表揚在所刊發之ESG報告上具備實質性、完整性及緊密結合機構核心ESG議題表現最佳的機構
ESG年度卓越大獎
在「ESG表現」及「ESG報告」達到最佳表現的機構(每組別一間)
另設有主題獎項:
ESG環境創新科技大獎
表彰機構透過環保項目應用創新技術,實現可量化生態效益之實踐
ESG社會創新科技大獎
表彰機構透過社會項目應用創新技術,達成可衡量社會影響之方案
大灣區ESG傑出企業大獎*
表揚機構於大灣區業務上融合ESG 實踐,並取得優秀表現(*此獎項沒有劃分組別;亦只適用香港註冊並在粵港澳大灣區「9+2城市」有相關業務或設有辦事處之機構)
大灣區ESG傑出企業大獎(澳門特區)
表揚在ESG有卓越表現的澳門企業/機構,推動澳門社區的可持續發展(*此獎項沒有劃分組別;亦只適用澳門註冊並在粵港澳大灣區「9+2城市」有相關業務或設有辦事處之機構)
此外,TVB亦於本年度聯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(生產力局)的「ESG一站通」(ESG One)平台推出「中小企ESG卓越大獎*」,獎項將涵蓋五大範疇:「減碳營商」、「關愛員工」、「供應鏈夥伴」、「可持續管治」及「應用ESG科技增值」,旨在提升及表揚中小企於ESG實踐和創新方面的卓越表現。(*此獎項按 8 項ESG主要範疇作遴選(詳情可參考ESG One「線上ESG自我評估」),並由TVB ESG大獎評審團作最後評選及覆核)
中小企ESG卓越大獎
表揚在ESG綜合表現上展現最佳成績的企業
減碳營商卓越獎
表揚企業在減碳實踐中的卓越成效及創新(減碳與氣候變化、資源和循環利用)
關愛員工卓越獎
表揚企業在關愛員工上的傑出表現(勞工實踐和人權、職業健康與安全)
供應鏈夥伴卓越獎
表揚企業對供應鏈管理的卓越貢獻(供應鏈管理、保護顧客和產品責任)
可持續管治卓越獎
表揚企業在可持續管治與發展上的卓越成就(領導力與持分者參與、商業道德和舉報不法行為)
應用ESG科技增值卓越獎
表揚企業應用ESG科技提升業務價值的卓越成就(應用範疇、實施成效、可持續性及創新升級)
未獲上述獎項但在過去年度積極實踐ESG之參選者,經評審決議後將有機會被授予「ESG優異獎–評判嘉許」或「ESG優異獎」,以肯定其貢獻。
評審準則
評審會就以下五個範疇作評分:
ESG 最佳表現大獎






涵蓋氣候行動措施、生態保護政策、廢棄物處理機制以及供應鏈管理等
評估企業對勞工權益、職安健措施、員工發展及社區參與等方面設立的措拖
反腐敗機制、風險管理框架、董事會治理效能及違規懲處制度等
ESG與核心業務整合、綠色產品開發、國際標準接軌等
披露完整性、報告可讀性、透明度、投資者溝通等
各獎項額外評審準則:
-
ESG最佳報告大獎
將根據資訊表述、內容創新與可讀性、框架規範及ESG議題對應等因素評分
-
ESG環境創新科技大獎
將根據技術可行性、創新整合度、生態效益及方案可持續性等因素評分
-
ESG社會創新科技大獎
將根據技術成熟度、模式獨特性、受眾規模與影響及方案可持續性等因素評分
-
大灣區ESG傑出企業大獎 / 大灣區ESG傑出企業大獎(澳門特區)
將根據區域協同效應、低碳轉型成效以及對產業影響等因素評分
-
中小企ESG卓越大獎
的評審將依據生產力局ESG One「線上ESG自我評估」內的範疇,包括減碳與氣候變化、資源和循環使用、勞工實踐和人權、職業健康與安全、供應鏈管理、保護顧客和產品責任、領導力與持分者參與,以及商業道德和舉報不法行為。此外,創新綠色及智能科技及技術之應用及成效、業務影響、實施成效、可持續性及創新升級亦為重要的評審考量因素。